当前位置:
首页 > 社情民意 > 2025年度

关于提升市民急救健康素养的建议

来源:宝鸡市政协 发布时间:2025-05-13 21:45

据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公布的数据,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约有2000万,每年因心源性猝死的有54万人。统计显示,突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有70%因未能得到急救而失去生命。因此,大力推广心脏猝死等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提升公民急救健康素养意义重大。为此,凤县政协建议:

一是完善急救健康教育体系。以各级政府为引领、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急救健康教育网络为目标,构建以社区村组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的急救健康促进与教育模式。制定并实施全市急救健康教育专项计划和行动方案,将急救健康教育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为支撑,以省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城市医院为依托,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急救健康教育队伍。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开展急救健康巡讲宣传、常见急症识别科普、现场救援技能培训演练等活动。

二是强化全民急救能力培训。构建公众急救培训体系,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整合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公立医院及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多方力量,开展面向公众的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基本技能培训。优先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努力实现 100%的培训率。将急救常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内容纳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公共交通司机等重点人群的在岗培训。在大中小学开展急救常识普及,推广基本急救技能培训,提升全人群的自救互救能力。建立院前急救志愿者队伍,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并授予相应能力认证。鼓励和组织志愿者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宣传培训,构建急救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三是优化院前医疗急救环境。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车站、体育场、影剧院、旅游风景区、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合理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设置明显标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打造医疗急救“一张网”。推出“急救一线”微信公众号或 APP 客户端,集成急救知识科普、自救互救演示、AED 位置引导、120 求助、附近医疗机构引导、现场位置标定等多种功能。在特定时间,如旅游旺季、重要节假日,以及人流密集场所设置临时性的流动医疗救助站,为有需求的人提供及时救助。(凤县政协 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