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情民意 > 2024年度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亟须重视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宝鸡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5-20 10:44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据调查,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很高,学校及家长反映手机管理更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普遍存在的难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防止沉迷手机作为政府关心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切实解决这一难题。

为此建议:

一是以学校为中心,将手机与网络管理常规化,加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网络教育。可以将手机管理教育纳入课程,以学校为主,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网络教育,增加家校协同管理手机的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等方式教育家长,就手机管理的方式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实现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

二是在留守儿童占比大的农村学校,探索校内手机管理的各类有效措施。通过健全完善校纪校规,设立网络屏蔽器,加大课堂、课间、寝室巡查力度,达到学生在校园内不想用、不能用、不敢用的目的。

三是探索将手机管理工作延伸至校外,最大程度减少留守儿童接触手机时间。寒、暑假是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黄金时间”,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比如在重大节日来临时,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布置手工类的实践作业,给高年级学生布置家庭劳动类的实践作业。农村中小学还可增设时间较短的第三学期,在该学期中充分利用已有师资,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课程,如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历史教育和音乐体育等。既将留守儿童课外时间利用起来,让他们远离手机,同时又能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补上素质教育的短板。

四是要强化社会监管措施,创造绿色网络环境。通过采取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间段等监管措施,加大对游戏、短视频、直播、网络小说、社交软件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同时进一步立法和出台政策强化互联网企业内容审核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绿色网络环境。

五是要提高问题发现和干预能力。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引领,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网络保护。在干预过程中,要结合政府(共青团、妇联)、学校、家庭、社区、医院、社会组织等力量,齐心协力防止手机沉迷问题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