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聚奋进之力。2月18日下午,政协宝鸡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委员大会发言。侯伟强、刘素红、丁宝平等10名委员带着深入基层了解的民意,带着长期调研发现的问题,为宝鸡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建言献策。
市委书记杨广亭,市长王勇,市政协主席刘其智,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等领导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张南主持会议。
说问题--开门见山
宝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文化场馆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单一,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人才紧缺等短板。刘玉广建议:“以文润城”,厚植文化名城底色;“以文兴业”,激发“文化+”新活力;“以文聚心”,推动文化事业延续发展,不断增进干部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耕地保护存在部分项目建设用地及农村零散土地利用率不高,一些群众和企业耕地保护意识不强,耕地“非粮化”及农业面源污染依然存在等问题。曹宏涛建议:坚持集约节约原则,不断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坚决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制定鼓励激励政策,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如何与国家战略目标“同频共振”,与地方产业实现携手共进?吕怀理建议:大胆布局,主动融入;破除壁垒,攻坚克难;发挥优势,产学研联合;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提建议--直奔主题
数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侯伟强建议:要确立数据核心地位,推动数实深度融合;构建数智基建体系,助力产业智能转型;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进数据应用转化;打造数据资产体系,激活数据价值潜能;推进园区数智升级,培育数据产业集群。
首位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刘素红建议:要坚持特色差异发展,集群发展品牌推进,优化升级产业园区,抢抓项目投资扩容,“软硬兼施”优化环境,支撑首位产业大发展。
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抓手。边剑锋建议:要多措并举,在做强产业上下功夫;多点发力,在做活机制上求突破;多方联动,在做足政策上出实招;多管齐下,在做好管理上见成效。
陈仓处于宝鸡大城市发展的几何中心。苟晓明建议:要着力推进城市品质优化提升、推进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话民生--句句良言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正在广泛推广和实践。丁宝平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创新医养服务模式,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加强医养队伍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对标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曲永宏建议:加强人才招引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健全政府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暴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李元祥建议:强化防汛应急能力建设,整体提升防汛“软硬件”设施,建立全社会防汛安全体系,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
台上,言辞恳切,真知灼见频现;
台下,凝神静听,激发广泛共鸣。
一组组数字直指痛点,一个个分析深入中肯,一条条建议切中要害。从“工业赋能”到“产业创新发展”,从“法治营商环境”到“全域旅游”,从“人口高质量发展”到“农村幸福院管理”,委员们的发言,从各个角度对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结束,委员们边走出会场边交流感想:“今天的发言很接地气。伟大事业成于实干,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需要我们加油干!”委员们纷纷表示,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履职尽责,为宝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